鸡的第一个象征意义:诚信守时
鸡的最显著的象征意义就是守信、准时。公鸡报晓,意味着天将明,再进一步引伸一下,就象征着由黑暗到光明的解放,比如说“鸡叫了,天亮了,解放了”就是这样一种递进的象征意义。
鸡守夜报晓,对于古人来说,其意义实在太大了。古代的计时工具非常简陋,如漏壶,而且它虽可计时,却不可能按时叫醒人们,没有后来的闹钟。睡梦中的人们不知道到了什么时间。这时金鸡报晓,告诉人们天快亮了,应该起床准备工作。人们常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起床却不能等到日出而起,何况太阳并非天天都出来,阴雨天气便失去了观察太阳以定时间的依据。而鸡不管酷暑寒冬,还是晴雨雪,它都守信报晓,决不偷懒。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难在黎明时的打鸣报晓,人间才开始有了新的一天的烟火和生机。
鸡的第二个象征意义:勇敢善斗
这一意义是源于斗鸡而来。鸡喜欢搏斗打架,尤其是公鸡,这在日常生活中亦是常见的现象。两只公鸡相遇,往往有一场搏斗,母鸡之间偶尔也有地场厮杀。
为了观赏精彩的斗鸡搏杀,人们饲养了专门的斗鸡。平时平凡柔弱的鸡,一旦搏斗起来,也是气氛紧张,勇猛顽强,厮杀激烈。人们也从中受到启发和鼓舞,学习斗鸡的勇敢善斗。这一点在古希腊有一个例子。古希腊人很早就有斗鸡比赛。公元前的某一年,希腊有位将军率兵开赴前线去同波斯军作战。行军途中,他看到有两只公鸡在相斗,心里不由一动,他想,如果士兵的斗志都象这公鸡一样顽强,必定能赢得即将进行的战斗的胜利。于是,他命令队伍停下来,让士兵们观看这两只公鸡的勇敢搏斗。果然,士兵们受鼓舞,在战斗中都很勇猛,大败波国。为了纪念这次辉煌的胜利。希腊国王决定从此每年在雅典举行一次斗鸡大会。斗鸡活动很快传遍全希腊,不久又传到地中海各国、古罗马及其他国家。希腊军队的这次胜利,印证了“两军相遇勇都胜”,但“勇”却源于斗鸡的启发,可见鸡也并不总是柔弱。
鸡的第三个象征意义:平凡和柔弱
鸡在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它的繁殖能力强,成活率高,对环境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无论何地都可以饲养。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动物亦是如此,比如熊猫等物,因为太稀少了,故非常珍贵,又因为是中国才有,故又被奉为国宝。其他有一些动物,不是国宝,但因为太少濒临灭绝,因此严禁捕杀,作为珍稀动物予以保护。鸡是不可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它太多了,故被人轻贱。而且,鸡作为飞禽,其飞行能力大大退化。比不上其他的飞鸟能够自由自在翱翔蓝天;在地上行动奔跑比不上马狗的迅疾灵巧,所以鸡显得很平凡。它也因此具有平凡、大众化和柔弱的象征意义。
鸡很平凡,整天奔忙,到处找食,东啄西吃,尽管很勤奋,并谈不上生活舒适。鸡的这种平凡的特性也被用来比喻人的类似的命运,称之为“鸡扒命”。意思是此人奔波忙碌,如同鸡东扒西啄一样,到头来只能聊得温饱而已,不可能享受宝贵荣华。有一个故事说,曾经有一个富人请人为他算命,结果富人的命并不好,只是一个“鸡扒命”。但算命先生说,富人住的地方好,因为住谷城(湖北省有谷城县),鸡在谷城里扒来扒去,自然衣食不愁,所以富人才能享受宝贵。富人说,如此说来,如果他不住在谷城岂不是穷人?算命先生说确实如此。不想那个富人不相信算命先生的话,心想:难道搬出谷城就要穷吗?于是他举家搬往别县,结果不出几年,果然渐趋没落,最后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这只是一个民间故事而已,未必真实,但它寓有鸡的平凡这一象征意义。
鸡的第四个象征意义:辟邪、去灾、神明
用鸡占卜的世界各地都有,鸡舍有神灵的意味。古人还常用鸡驱邪和祭祀。杀鸡驱邪一种巫术,也就是一种迷信。早在先秦时期,就有用鸡和鸡血驱邪的活动。古人认为,鸡和鸡血具有驱鬼邪去灾祸的作用。
古人对祭祀非常重视。在众多的祭祀用牺牲中,鸡就是其中之一。用鸡祭祀祖宗,至今仍在一些地区流行。
以鸡占卜,是认为鸡象征神明。除了鸡卜,各地各族还有不同的蛋卜。如在云南南部以蛋卜问疾病,遇人患病即以为鬼魂附体,用鸡蛋一只在病人身上滚擦,以为能使鬼魂附形于蛋,将蛋入锅煮熟后给巫师验看,以断吉凶。
瑶族人干任何一件事都要用蛋占卜。如择地造屋,动土前选鸡蛋一只,穿一小洞后,在蛋壳上写上人、财、畜、鬼四字,点火烧之,至其爆烈,视蛋白流出情形以定凶吉。如果蛋白沾于人字上,则以为地基犯人,房屋前后家人必多病痛;沾在财字上,则以为犯财,今后谋生必艰;沾畜字上,则以为犯畜,日后牲畜必不旺;沾在鬼字上,则以为犯鬼,必使祖先及各种福佑之神不悦而导致不测。遇到以上情形,视为凶兆,要立即停止别择屋基。
关于鸡可驱邪去灾,鸡叫还可以驱鬼。在民间的传说中,鬼最怕听到鸡声,因为鬼只能在黑夜里活动,而鸡啼叫,代表天快亮了,天一亮,一切鬼会便无法可施了。这种迷信起源很早。江南人在过年这一天“贴画鸡户上”悬索于其上,插桃符于其旁,百鬼畏之。门上张贴鸡画,百鬼就不敢上门,纯是鬼怕听到鸡叫声的寓意,这种迷信直到解放初期,老人们仍有此观念;大人们经常告诉孩子们说:晚上如果遇见了鬼,只要学叫鸡啼就可以把吓跑。
总之,鸡也有它独特的象征意义,人们从鸡的动物特性中演绎、联想出它的象征意义。同其他动物的象征意义一样,也有褒有贬,视其不同的语境和场合而定。
鸡之所以得入生肖行列,是因为它是人类最早驯化、畜养的动物之一,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在中国文化中,鸡由于音与“吉”相近,被人们赋予了吉祥的意义。鸡年到来之际,人们自然企盼鸡年大吉。
古代计时器尚未发明,早晨的鸡鸣一声,向人们报告新一天开始,它不仅是庄户人家的时钟,也是公共生活的时钟。战国时代,著名的函谷关,开关时间就以鸡鸣为准。落魄而逃的孟尝君,面对大门紧闭的关口,担心后面追兵到,食客中有会口技者,学鸡鸣,一啼而群鸡尽鸣,骗开关门。这个故事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传为熟典。
古代汉族有“杀鸡”的岁时风俗,流行浙江金华、武义等地。每年七月初七,当地民间必杀雄鸡,因为当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若无雄鸡报晓,便能永不分开。
雄鸡司晨
中国自古是农业大国,古代先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清晨雄鸡报晓便是人们一天活动的序曲。古人云:鸡者稽也,能稽时也。在日晷和钟表发明之前,人们的作息安排相当程度上要依赖鸡鸣的提醒。《诗经》中有“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女曰鸡鸣,士曰昧旦”“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之类的诗句,说明早在2500年前鸡就进入了人类生活的环节,并且进入诗歌而被人反复吟咏了。
古时传说东方有“汤谷”,太阳每天从这里升起。海中有一棵巨大的“扶桑”,高数千丈,粗数千人合抱。树上有一只白色的玉鸡,是为天鸡。太阳将升之时天鸡打鸣报晓,天下的凡鸡应声而啼,把太阳升起的消息传遍四面八方。毛泽东主席化唐李贺诗句云:“雄鸡一唱天下白”,写出了天鸡报晓的豪迈。正因为如此,人们把鸡视为太阳的护卫和使者,在实行太阳神崇拜时,也将一份崇敬分予雄鸡。
古人以鸡鸣为黑夜与黎明的分界线,城门关口的开启时间便以鸡鸣为准。战国时孟尝君在秦国被扣,企图在天亮之前逃出函谷关,但鸡未鸣,关不开。门下一宾客,鼓臂为鸡鸣,而群鸡和之,乃得出关。不过小说《半夜鸡叫》中的老地主周扒皮就不那么走运了,他学鸡叫想让伙计们早出工以加大剝削度,却遭到大家一通合力的痛打。
鸡鸣可以报晓,也可以励志,有志之士常以“闻鸡起舞”自励。《晋书﹒祖逖传》载:﹙祖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
鸡呈福祥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人头蛇身的女娲用泥创造万物。第一天她用泥捏出了鸡,随后几天她又捏出了狗、羊、猪、牛、马,第七天上才创造人类,第八天制造百谷。鸡产生在人类之前,似乎很合进化论的路数。由此每年正月初一被称为“鸡日”,初七被称为“人日”。于是“元日画鸡于户”,“七日贴人于帐”成为春节期间的习俗而并存。画鸡于户有祈福之意,据说可以招来鸡鸭满栏,六畜兴旺。正月初一既然是鸡的生日,这一天就严禁杀鸡。
画鸡于门户之上据说还有辟邪的作用。4000年前尧王在位七十年,有鸾雏年年来朝,麒麟游于泽薮,鸱枭远避大漠。远方的“祗支国”进贡了一只重明鸟,眼睛像鸡,鸣声似凤,展翅一飞,能搏击虎豹熊罴,扫荡妖魔鬼怪。所以人们无不洒扫门户,盼望重明鸟落在自家门上。但是重明鸟不再来了,人们于是刻木或铸金作重明鸟形置于门户之上,威慑鬼魅魍魉。“画鸡于户”也可以说是重明鸟形象与鸡的生日的传说之合流。
旧时富贵人家不满足于“画鸡于户”,还要“画以悬堂”。并且喜欢画大鸡于石上,元旦那天张挂出来。“石”与“室”音近,画石上大鸡取“室上大吉”之意。大鸡立于石上的纹图,也就成了民间流行的吉祥图案。不过“画鸡于户”也罢,“石上大鸡”也罢,所画之鸡必为雄鸡。母鸡虽对人类贡献更大,在神学领域内却屡遭性别歧视。
抛开迷信的因素,艺术家在绘画、雕塑中也更乐于表现雄鸡的英姿。中国电影最高奖为金鸡奖,各个奖项的奖杯也都按雄鸡之形设计,并不分最佳主配角的男女、获奖的演职人员属什么性别,可见母鸡在美学领域内也是性别歧视的受害者。
鸡有五德
雄鸡外观确实威武漂亮,因而《韩诗外传》称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俨然一位文武双全而又讲信义的君子。
雄鸡好斗,常被当作英雄勇武的象征。孔子的弟子子路刚烈勇猛,常以鸡为冠,彰显其个性。现在人们也常常用“好斗的小公鸡”来形容竞技体育中获胜欲望强烈的年轻选手。
斗鸡之戏颇具观赏性,世界各地都有,中国更是源远流长,周宣王(前823-前782)时就请专人调教斗鸡。据《列子》记载,纪氵省子为周宣王养斗鸡。十日而问之,鸡可斗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之,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之,曰:几矣,望之如木鸡,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也。这个故事为后人留下了成语“呆若木鸡”,不过词义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好斗鸡走狗之戏,为此刘邦还把老家沛县的有关从业人员迁到都城,给老爷子解闷儿。汉长安宫中也有斗鸡台,可见当时斗鸡之盛行。风流天子唐玄宗更是斗鸡的狂热爱好者,在藩邸时就乐民间清明节的斗鸡戏,即位后在宫中专门建造了鸡坊,养优良品种的鸡千余只,选六军小儿五百人驯养这些鸡。小孩贾昌因驯鸡有方,甚得唐玄宗的恩宠。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和凤都是神化的动物,鸡却是一种身世不凡的灵禽,例如凤的形象来源于鸡。《太平御览》:“黄帝之时,以凤为鸡。”传说鸡为日中乌,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据考,晋董勋《答问礼俗》中说:正月初一为鸡日,正旦画鸡于门。魏晋时期,鸡成了门画中辟邪镇妖之物。南朝宗檩撰《荆楚岁时记》也载有“正月一日……贴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此习俗流传下来,使在门楣上贴鸡成为四川成都一带春节的习俗。过去在桃花坞年画中也有“鸡王镇宅”的年画,图案上是一只大公鸡口衔毒虫。
斗鸡在我国历史上久盛不衰,曾被人们作为消遣和夸豪斗胜的手段,这从考古出土的汉代石刻和画像砖上可见形象逼真的斗鸡图。《战国策·齐策》最早记载我国先秦时期的斗鸡娱乐:“临淄之中七万户……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斗鸡的风气在唐代很盛行,尤其是特权阶层的人物——宠信宦官、王孙公子。斗鸡后来推广到军中,用以激励战士的勇气,提高兵卒的斗志。当年日本遣使来朝,曾把斗鸡的见闻介绍回国,日本也仿效一时。后来,又传向老挝、越南、菲律宾等国。如今国内和世界各地还有斗鸡。老挝和越南(1968年)、菲律宾(1997)等国都曾发行过斗鸡邮票;古巴1981年5月25日发行的《斗鸡》邮票的1套,全6枚,图6为第一枚,是一只昂首好斗的斗鸡。菲律宾1997年12月18日发行了《斗鸡》邮票,全套8枚(两个四方连)和2枚小型张,邮票描绘斗鸡用的鸡,小型张描绘两鸡相斗的场面。
雄鸡作为善斗的勇士,它的气魄和英姿,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的赏识,常以雄鸡作为诗、画创作的素材。例如,《诗经·风雨》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后来“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被引申为形容在风雨飘摇、动乱黑暗的年代,有正义感的君子还是坚持操守,勇敢地为理想而斗争。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中华民族正处于危难之时,著名画家徐悲鸿曾创作一幅令人精神振奋的《雨中鸡鸣》。画中一只大公鸡骄傲地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在雨中昂首挺胸,引吭高歌,号召(寓意)有血气的青年,起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真理而斗争!
“鸡有信德”指的是,它一年365天,天天早晨啼鸣、报晓,从不懈怠、误时,人称“报晓的号手”。在中国古代,没有报时的钟表,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以天亮作为一天工作的开始,而何时天亮却是由公鸡报晓来决定。人们信赖公鸡,是因为公鸡有信德,而雄鸡报时从不会报错,古人说这是“守夜不失时”,是信德的表现。俗话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按今人的话说,就是鸡有勤奋、准确、守纪律、不误时、认真负责的好品德。晋代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鼓舞着人们的斗志,竟被誉为“人之楷模”。
现代人们赞美鸡,主要是赞美鸡的武勇之德和守时报晓之信德。例如,我国发行的生肖邮票《辛酉年》(T.58),原画是画家张汀创作的,他采用夸张和浪漫的手法,描绘出一只五彩缤纷、英姿勃勃的花公鸡。它引颈昂首、振奋抖扬、雄视而立,是一位勇士,是一位英雄,又是时间前进的响亮号角!我国各地启用的纪念邮戳也大多以昂首挺胸的“金鸡报晓”为主图。欧洲有的国家还习惯以雄鸡图案作为风向标,多哥1973年发行的《国际气象组织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即以鸡为主图。
鸡的意义
很多动物,甚至植物,在人们眼中,已不是单纯的动物或植物,而赋寓了各自不同的丰富深刻的象征意义。作为十二生肖中的动物,就更是如此了。例如虎的威武雄壮,牛的任劳任怨,猴的机灵活泼,狗的忠心勇敢,等等。同样,十二生肖中的鸡也有其独特深刻的象征意义。
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民间更将鸡视为吉祥物,说它可以避邪,还可以吃掉各种毒虫,为人类除害。所以,开年第一天民间以红纸剪鸡作窗花,而且把这天定为“鸡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