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保政策分析:新规及其影响的深入探讨

引言:一项引发争议的新政策

前几天,一则与社保相关的新闻引发了巨大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全额缴纳社保,任何放弃社保的协议或不以实际工资为缴费基数的协议,即便双方协商一致,也均不具备法律效力。员工事后仍可起诉,要求单位补缴社保。

单看这条新闻,你可能会觉得不过是社保基金压力太大,催促大家赶紧缴费罢了。甚至有些人还会欢呼雀跃,认为国家出手为打工人维护权益。然而,如果结合此前不久的另外两则新闻,你可能会感到细思极恐。

这两则新闻分别是:第一,7月10日,人社部、财政部发布通知,2025年基本养老金将再次上调2%;第二,国家审计署发布审计工作报告,披露高达406亿元的社保基金被挪用,主要用于偿还政府债务。一边是社保基金被挪用、强制要求缴费,一边是养老金连年上涨。社保基金到底是够还是不够?今天缴费的年轻人,退休时还能领到养老金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最后我还会分享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如果您喜欢我的内容,欢迎订阅我的频道,点赞、转发或在评论区留言。记得将订阅小铃铛调到“全部”,这样就不会错过我的更新了。

新规会影响哪些人?

在正式开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项社保新规会影响哪些人。首先,已经退休的人基本不受影响,之前拿多少,现在还是拿多少。此外,体制内的事业单位、央国企以及大部分外企职工也不会受影响,因为他们本来就足额缴纳了社保。

受影响的主要是民企、个体工商户以及大部分所谓的灵活就业者。这部分人群有多少呢?根据2023年的官方数据,全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约为2亿,农民工数量为2.98亿,新就业形态(即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人员,如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自媒体从业者等)总人数超过8400万。这三类人群加起来,超过5亿人,可视为自由工作者。

他们的参保率是多少呢?大约25%。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这25%,大多也没有足额缴纳社保,通常是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缴纳的。也就是说,至少有5亿人没有缴纳或没有足额缴纳社保,这已超过中国人口的三分之一。他们是此次司法解释影响最大的人群。

按照职工社保标准,以企业和个人每月合计缴纳1300元计算,一年的总缴纳金额将达到7.8万亿元。如果这部分人都能按规定足额缴纳,将大大缓解当前社保基金的压力。

关于政策的两种对立声音

然而,在这部分人群中,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一种观点认为,强制缴纳社保是对打工人的保障,无良资本家长期不守规矩,压榨员工,早该让他们付出代价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此举将大幅增加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运营成本,导致大量公司倒闭,加剧失业问题。

例如,可能已经出现了第一家因规避强制社保而关闭的公司。广东惠州一家电子厂选择在8月31日前关闭并注销公司,原因是自9月1日起,企业必须为员工缴纳社保。该厂老板表示,利润本就不高,担心缴纳社保后入不敷出,因此选择关闭工厂,另谋出路。

如果企业不想倒闭,就只能变相转嫁成本。可能的做法包括:一是降薪缴费,例如原来工资6000元,现在缴纳社保后工资降到4500元;二是将劳动合同改为劳务合同,按日结算;三是采用所谓的合伙人制。

自9月1日起强制缴纳社保,让许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户老板感到恐慌。他们本来就没有核心竞争优势,若再为员工缴纳社保,可能连生存都成问题。有位网友为此支了一招:通过合伙协议合同来规避。甲方(老板)作为出资方,乙方(员工)提供劳动力。甲方出资5万元,获得经营收入99%的利润,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乙方全程干活,拿0.01%的利润,无需承担任何风险。乙方每月可提前拿走5000元的固定“利润”,合作期限为一年。若乙方提出退出,只需赔偿1元即可。

这样一来,双方不存在雇佣关系,乙方还能体验当“股东”的乐趣,同时社保难题也迎刃而解。真是高明,令人佩服。

强制社保是福还是祸?

那么,哪种情况更符合实际?强制缴费究竟是让底层打工人更有保障,还是会让他们的处境更糟?许多批评无良资本家、认为该让他们出血的人,可能觉得老板们赚得盆满钵满,只是出于贪婪才故意压榨我们,连社保都不交。但实际情况如何呢?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北京的酒店业已经不赚钱了,利润暴跌超九成。数据显示,北京1600多家住宿单位总共只赚了5980万元,平均每家仅赚3.7万元。这意味着什么?半年时间,多雇一个保洁阿姨就可能亏本。要知道,去年上半年北京住宿业利润为10.51亿元,已下降32%。今年更惨,直接下滑92%,只剩零头。为什么会这样?需要注意的是,这数据仅涵盖年营业额200万元以上的较大酒店。更小的民宿等情况恐怕更糟。

北京的酒店业可能代表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现状。试想,如果要求这些酒店老板为员工足额缴纳社保,会发生什么?当然,也未必全是坏事,至少上了年纪的大妈大爷可能更容易找到工作,因为他们无需缴纳社保。

有人可能好奇:我们打工人为什么要共情资本家?老板要你降薪缴费,你不妥协不就行了?公司不赚钱,说明缺乏核心竞争力,靠压榨员工社保才能活的公司,为什么不直接关门?

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假设不赚钱的企业倒闭一半,剩下的一半就能给员工更好待遇、足额缴纳社保吗?恐怕只会更糟。因为企业倒闭会导致大量打工人失业,没有收入。这又会引发消费低迷、内需不足。例如,前面提到的北京酒店生意会更差,因为来北京旅游的人减少了。这些酒店会为保洁员缴纳社保,还是裁员,或者雇佣已退休的大妈大爷?结果是,你以为在为打工人争取权益,最终却只是打在自己身上的回旋镖。

核心问题:分配与双轨制

事实上,社保和养老问题的矛盾焦点,从来不是民企老板是否缴纳社保,而是分配问题,更具体地说,是双轨制、视同缴费、延迟退休、社保基金挪用等问题。

我们知道,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是现收现付制,简单来说,就是把现在工作的年轻人缴纳的社保放入一个统筹账户,由政府分配给当前已退休的人。本质上,这是一种代际转移。这种方式的最大问题是老龄化:退休老人比例越来越高,年轻人越来越少,导致资金短缺。解决方案无非是提高年轻人的缴费比例、减少老人的退休金,或推迟退休年龄。

与之相对的是个人账户制,即将钱存入你的个人养老账户,部分由你自己存,部分由企业存。其好处是,这些钱只有你能动,谁也不能占便宜,政府也无法擅自统筹给他人。而且,因为是自己的钱,老龄化问题也不存在。

大多数国家采用现收现付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混合模式,且以个人账户为主。以美国为例,只有联邦、州及地方政府定义福利(DB)计划和私营部门DB计划的一小部分属于现收现付,占比约22%。也就是说,1万美元的退休金中,7700美元存入个人账户,现收现付部分仅2000多美元。相比之下,中国养老金的个人账户部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问题恰恰出在统筹账户上。

过去宣传社保缴费时,有一句口号是“多缴多得”。这话本身没错,但问题在于谁多缴、谁多得。如果多缴多得的是同一个人,没问题。但如果多缴的人拿得少,少缴甚至不缴的人拿得多呢?这正是中国今天的现实,也是最受诟病的一点。

了解中国养老金制度的人可能听说过“双轨制”一词,简单来说,就是体制内和体制外人员在计算退休金时采用不同的、甚至歧视性的方法。严格来说,这不准确——中国实行的其实是多轨制。体制内又细分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央企、国企,而体制外则分为企业职工和农民。

真正的双轨制仅存在于1949年至1978年的计划经济时代。当时没有国企、民企之分,城市居民的养老由国企和财政负担,没有单独的社保体系和基金。农村则以家庭养老为主,靠子女赡养,这也导致了“养儿防老”和重男轻女的传统。

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逐步推进养老制度改革,简单说就是让一部分人先交社保,建起社保基金。谁先交?显然是民企员工。经过十几年推行,199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全国范围内正式建立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之前的十几年,机关和事业单位未缴纳过社保,但退休干部仍需领取退休金。于是出台了“视同缴费”政策,即虽然没交钱,但视为已交。从那时起,养老金账户亏空问题已存在。只有企业职工缴费,机关事业单位一分不交却拿得更多,怎能不亏空?

随后多年,矛盾愈发加剧。2014年,中央迫于压力开始推行养老金并轨,即机关和事业单位也需逐步缴纳社保,与企业职工相同,并划分三类人:2014年前退休的“老人”,2014年前工作、后退休的“中人”,2014年后参加工作的“新人”。老人一分钱未缴,集中退休的中人多为象征性缴纳几年,只有新人真正足额缴纳。

有人可能觉得,既然并轨了,就公平了,没什么可说的。如果你这么想,那就太天真了。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数据,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者月均养老金为2741.5元,企业职工为2063.9元。到202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变为6099.8元和3148.6元。也就是说,2014年体制内退休金仅比体制外高32.8%,而2022年并轨8年后,前者比后者高出93.8%。口口声声说并轨,10年后体制内外差距反而更大了。

事实上,这些平均值已经过美化,实际差距更夸张。以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例,机关事业单位人均退休金为每月7452元,企业职工为2326元,仅为前者的31%。最夸张的是城乡居民(农民)养老金,仅175元,没错,175元一个月,还不如机关单位退休金的日薪。

有人辩解说,体制内人员退休前工资高,退休后拿得多很正常。但这站不住脚。首先,体制内的老人多未缴社保或缴纳年限很少,却拿比缴费者高两倍的养老金,这本身就很离谱。

其次,即便按马列的革命叙事,凭什么只有干部有贡献?你们不是自称工人阶级政党,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吗?不是说江山靠老乡的小推车推出来的吗?那为何没交社保的干部拿7400元,交了社保的工人只拿2300元?为何不交钱的干部能视同缴费,交了48年公粮的农民就不算贡献,不能视同缴费?

再者,即便对近年缴纳社保的中人和新人,退休前工资高所以退休后拿多的说法也不成立,因为养老金替代率不同。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后养老金占退休前一年工资的比例。例如,退休前工资1万元,退休后拿8000元,替代率为80%。

世界银行建议,退休人员替代率需达70%以上才能维持退休前的生活质量,60%-70%可维持较好生活水平,低于45%则难以保障基本养老生活。中国情况如何?2022年,美国替代率约为81%,中国约为41%,仅为美国一半,已低于45%的警戒线。更糟的是,中国整体替代率从2000年的80%降至2023年的39%。

与此同时,体制内替代率如何?工作满35年可达90%,30-35年为85%,平均超80%。过去20多年,体制内替代率几乎未变,体制外则下降一半多。即使2014年后并轨新人也开始缴费,但与企业职工的缴费比率相同。例如,退休前都拿1万元,每月都交2400元养老保险,退休后干部拿9000元,民企职工拿4000元,凭什么?

网上曾流传一个段子:2024年,退休金过万的人数已超过月薪过万的在职人员,更扎心的是,这两类人很可能是一家子。虽然数字未必严谨,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养老金问题本质是分配问题。

社保的可持续性

一些洗地自媒体声称,社保是劫富济贫,高收入者交社保吃亏,低收入者占光,因为发放养老金时会均贫富。高收入者交得多,所以低收入群体越应交社保,因为这对他们划算,社保是普通人最大的福利。

但现实恰恰相反,中国的社保指导思想是劫贫济富。除了不公感,许多人不愿缴纳社保的另一原因是担心其可持续性——自己能不能领到?眼下生活都困难,每月少1000多元赌一个几十年后的不确定未来,谁知道是不是庞氏骗局?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首先,缴费年限从最初的15年延长到20年。退休年龄从女性55岁、男性60岁,延长到女性55-58岁、男性63岁。未来是否继续延长?几乎是肯定的。

公平地说,随着寿命延长和老龄化加剧,各国都曾推迟退休年龄。如加拿大,1952年定为65岁,2012年调整为67岁。美国、日本也各延迟过一次。但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第一,美加日等国的延退主要针对现收现付的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不受限。中国虽也针对统筹部分,但因老人养老金几乎100%靠现收现付,若提前退休,在中国一分钱领不到,而美国77%的部分仍可领取。

其次,其他国家老龄化和基金消耗速度远不如中国快。美国从65岁调到67岁用了50年,加拿大用了70年。据估算,加拿大基本养老金不调整也能撑到2100年。而中国最乐观的估算(疫情和贸易战前)是2035年耗尽。

最后,最令人担忧的是养老金挪用。美加等国大部分养老金在个人账户,政府无法动用。中国则不然。我之前谈地方债时提到,地方城投的窟窿优先挪用养老金,其次是个人和企业账户,最后才是财政填补。仅几个月后,就爆出社保基金被挪用的新闻,我相信这只是冰山一角。

是否是庞氏骗局,最终看能否达到精算平衡,即后人缴纳的能否支撑体制内的消耗,账是否算得过来。

案例研究:创意规避方式

分享一个个人观察,或许对你有启发。我的一位前同事创业做过P2P公司高管,开发了一个APP但无销售团队。他如何借用销售团队?找了几个夜总会妈妈桑和马夫,外包销售业务。这些人手下有一群小姐,每人都有许多熟客、大哥等,向他们推销理财产品。此外,这些小姐还常去广场舞场所与大爷搭讪,瞄准有经济实力的体制内退休人员。年轻女孩嘴甜点,管爷爷叫“哥”,一钓一个准。

猜猜妈妈桑的销售提成?52%,即卖1亿元,5200万元先拿走,余下4800万元用于运营和支付利息。夸张吧?会崩盘吗?他们坚持了4年未倒,因为总有接盘者。吸引储户的关键招数是什么?按时足额给首批老客户支付利息,偶尔加点小奖励,再雇水军宣传公司客户都按时收到利息,信誉良好。人们看到公司给钱及时,45年未跑路,觉得靠谱,纷纷推荐。

再看开头的新闻,就明白为何每年给已退休的老人涨养老金了——毕竟还有1亿多党员和无数人看着呢。

为什么现在强制社保?

最后,谈谈为何官方此时强制社保,以及普通人如何避免被收割。首先,社保基金显然已危如累卵。我之前提到,中国经济靠出口,制造业最大优势是低成本劳动力,不交社保是其重要部分。

过去几十年,官方通过纵容中小企业不交社保,帮纳税大户压榨工人以维持出口优势。既然如此,为何几十年不闻不问,现在突然关心起几十年后的保障?他们不知道强制社保会削弱出口优势,导致中小企业倒闭,引发社会动荡吗?当然知道,但还是做了。这只能说明社保已严重入不敷出,到了崩盘边缘,只能饥不择食、饮鸩止渴。

其次,强制社保也是官方转嫁矛盾的方式,即挑起劳资矛盾甩锅。意思是:党站在打工人这边,为你们争取利益,矛头应对准黑心资本家。一些粉红自媒体跟风鼓噪,杀气腾腾,严厉批评反对9月1日社保新政的主播。

他们说,没社保的是社会最底层、最不容易的人,国家为他们谋福利有何不可?现在谈灵活性、谈合适与否,有本事打仗时别让穷人孩子上战场。从民国至今,所谓知识分子、说得上话的人,最大的恶是好处时只想少数人,危险时才记得大家是同胞。为什么这么多主播站在小老板角度,不站在打工人角度?

社保交不交不重要,先拒绝强盗逻辑。6500元工资到手5000元,老板说扣1500元社保,你还主动离职?只能说你很傻很天真。我本不想谈社保,因为有些人求着都不买,但网上吐槽让我大开眼界。这是强盗分赃逻辑,国家给的是责任不是锅。

《社会保险法》第十条白纸黑字:公司部分由公司缴,个人部分由个人缴,你只需承担400-500元的个人部分。有政策就有对策,三句话反杀:第一,给我看社保缴纳明细;第二,公司部分让我承担,你想仲裁吗?第三,不解,我找12333聊聊。点赞评论,你交社保了吗?转发撕开无良老板画皮。

这是近年驾轻就熟的玩法,劳资矛盾、男女对立、仇恨煽动,每日挖两铲子,多是同一批操盘手。遗憾的是这次玩脱了,这类视频评论区集体翻车。因为经济已差到多数打工人知道老板有多难,公司倒闭后找工作多难。自己和老板才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很多人也看透了上头的黄鼠狼给鸡拜年,否则为何只关心我缴没缴社保,不关心我加不加班、有没有双休?很简单,社保是交给他们的。

普通人的应对之道

最后说说普通人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第一,与雇主协商规避办法,如前所述,用短期劳务合同代替劳动合同、合伙协议,或让已退休的父母签合同等。协商中可争取加点工资。

其次,省下的钱用于储蓄或投资。

再次,将每月交社保的钱存下来给父母。

No comments

公司简介

 

自1996年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域名注册、虚拟主机、服务器托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服务,不断践行"提供企业级解决方案,奉献个性化服务支持"的理念。作为戴尔"授权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提供与公司服务相关联的硬件产品解决方案。
备案号: 豫ICP备05004936号-1

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经五路2号

电话:0371-63520088

QQ:76257322

网站:800188.com

电邮: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