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的“国产原创”,其实很多都有“国外原型”!

 

中国互联网的速度有多快?
十年前还在拨号上网,如今已经是 5G 视频会议、AI 智能助手满天飞。
但——别惊讶,我们熟悉的很多“国民级”产品,其实在海外早就有“前辈”!

有些是“模仿起步、本土超车”,
有些是“看一眼学精髓”,
甚至还有“别人说像,但我们其实更早”。
今天,就带你扒一扒这些互联网“孪生兄弟”。


1. 百度 vs. Google

一个是全球搜索巨头,一个是中国搜索一哥。
Google 1998 年成立,百度 2000 年诞生。
谷歌退场后,百度稳稳坐上国内第一的位置,
但在安卓、AI、自动驾驶等领域,谷歌依旧是行业风向标。
百度:你退我进;谷歌:我走了但我很强。


2. 阿里巴巴 vs. Amazon

亚马逊 1995 年卖书起家,
阿里 1998 年直接杀入电商。
一个走全球路线,一个死磕中国市场。
支付宝、双十一、菜鸟物流……阿里凭这些打出了一片天,
甚至在体量上反超了“老大哥”亚马逊。


3. QQ / 微信 vs. ICQ

还记得上学时疯狂加好友的日子吗?
QQ 的灵感来源之一,就是 1996 年诞生的 ICQ。
如今,ICQ 几乎被遗忘,
而腾讯靠 QQ 和微信把社交牢牢握在手里。


4. 滴滴 vs. Uber

一个是美国的网约车鼻祖,一个是中国的本土王者。
从 2012 年开始,滴滴和 Uber 在中国街头短兵相接,
补贴大战、司机争夺战……直到两家合并。
现在的滴滴,已经是国内出行代名词。


5. 新浪微博 vs. Twitter

Twitter 2006 年上线,新浪微博 2009 年诞生。
一个是全球热点制造机,一个是中国全民吐槽场。
虽然平台规则、氛围不同,
但两者都在用 140 字(微博是 140 个汉字)搅动舆论场。


6. 知乎 vs. Quora

Quora 2009 年上线,知乎 2010 年出现。
两者都是“知识问答”社区,
但知乎更懂中国人:
——从“你是怎么做到的?”到“如何评价XXX”,
知乎成功把“长篇高赞回答”做成了一种文化。


7. 优酷 vs. YouTube

YouTube 2005 年问世,优酷 2006 年上线。
一个是全球视频平台的代表,
一个是中国视频行业的开路先锋。
在政策和版权规则下,它们走出了完全不同的生态。


8. 人人网 vs. Facebook

Facebook 起源于哈佛的校园社交,人人网 2005 年复刻了这个模式。
一度人人都是人人网用户,
直到微信出现,才逐渐退出舞台。
它是很多 80、90 后的“青春记忆”。


9. 大众点评 vs. Yelp

别以为大众点评是山寨的,
它其实比美国的 Yelp 还早!
Yelp 甚至被称为“美版大众点评”。
这回是外国人学我们。


10. Tictalk 与海外口语练习 App

Tictalk 是一款主打英语口语练习的 App,
虽说玩法和国外同类产品有相似之处,
但并没有“复制粘贴”,算是自主创新派。


写在最后

互联网的世界,从来就不是关起门来的单打独斗。
“借鉴”并不是贬义词,
关键是——你能不能在模仿的基础上,
玩出自己的风格,走出自己的赛道

毕竟,学会了别人的招数,
才能打出属于自己的“必杀技”。

 

No comments

公司简介

 

自1996年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域名注册、虚拟主机、服务器托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服务,不断践行"提供企业级解决方案,奉献个性化服务支持"的理念。作为戴尔"授权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提供与公司服务相关联的硬件产品解决方案。
备案号: 豫ICP备05004936号-1

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经五路2号

电话:0371-63520088

QQ:76257322

网站:800188.com

电邮:该邮件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